本篇文章1723字,读完约4分钟

经过1月21日7级阵风的洗礼,北京的蓝天依然是0+0。驱散烟雾需要的不仅仅是“等待风来”。22日,在科技部社会发展司和《科技日报》联合主办的科技雾霾治理专家研讨会上,与会专家讨论了大气污染成因和治理技术研究的最新进展,以及科技雾霾治理如何在“十三五”期间发挥作用。

“十三五”期间,科技部启动了“大气污染成因与控制技术研究”重点项目,重点研究烟雾和光化学烟雾的形成机理、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监测、预测和预警技术等六项重点任务,中央财政资金24.74亿元科技部21世纪中心副主任柯兵在会上说。

破解烟雾的成因

烟雾来自哪里?从普通人到空气污染研究领域的专家,这是一个迫切需要知道答案的问题。

令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郝吉明沮丧的是,一名正在奋力摇车号的记者向他发问。「一些研究发现,汽车废气对烟雾的『贡献』只有约3%-4%。既然比例如此之小,我们为什么要严格限制购买和旅行?”

事实上,PM2.5的来源是复杂的,其化学成分来自直接排放和二次转化。郝吉明解释说,“低于4%”的结论计算了机动车尾气在一次排放中的比例,而在二次转化中,机动车尾气是烟雾的“主要贡献者”。在一些媒体报道中,省略了“一次”一词,造成了广泛的误解。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鲍晓峰有另一个身份——国家环保部机动车排放监测中心主任。他认为,不仅需要关注在道路上行驶的机动车的废气排放,也不能忽视非道路移动源的废气排放。非道路移动源包括建筑机械、农业机械、小型通用机械、柴油发电机组、船舶、铁路内燃机车、飞机等。

目前,科学界对烟雾的来源和形成机理仍有不同的看法。掌握重点城市群空气污染的演变特征和形成机制,确定PM2.5爆炸式增长的主要控制因素,是大气污染成因和控制技术重点研究项目需要解决的两个基本科学问题之一。

评估烟雾对健康的影响

除了阐明烟雾的成因外,研究细颗粒物等污染物与呼吸道和心血管疾病等疾病之间的关系,是大气污染成因及控制技术重点研究项目要解决的另一个基本科学问题。烟雾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也是公众迫切关注的问题。

最近一份关于检测脑组织中的PM2.5微粒的报告提高了人们对烟雾对健康影响的关注。然而,据北京大学教授邱兴华介绍,随着科技的进步,许多过去无法检测到的微量物质可以在人体内检测到,而PM2.5粒子可以在脑组织中检测到,这并不意味着粒子对健康有影响。

“中国对空气污染物控制的研究起步很早,但对烟雾与健康之间关系的相关研究在中国起步很晚。公众对健康问题非常敏感,一旦一个研究小组做出相关的新发现,它可能会被媒体无限放大,造成不必要的恐慌。”邱兴华指出。

长期从事环境健康研究的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段晓丽认为,长期暴露在烟雾中对健康有不同的影响。如果将短期暴露引起的急性应激反应的风险评估结果,即单位浓度暴露水平下的剂量-反应关系,用于评估长期暴露引起的慢性健康损害的风险,则有可能高估风险。

每个人都想知道更多关于烟雾对健康的影响。鉴于评估空气污染对健康影响的科学困难,空气污染成因和控制技术的研究重点制定了一份特别任务清单:空气污染暴露评估和健康影响早期识别技术研究、大气细颗粒物对人类健康的急性和慢性健康损害的暴露-反应关系研究、典型城市群空气污染健康风险研究等。

突破三大常见防控技术

21世纪中心资源环境处处长王乐妍用“232”概括了大气污染成因及控制技术重大研究项目的总体目标。除了上述两个需要解决的基本科学问题外,还需要突破三种常见的预防技术,建立两种类型的应用示范平台。

对于三种常见的防治技术,专门给出了具体的任务指标。突破空气污染精细监测预警技术,形成天地一体化监测能力和120小时以上的精细预报能力。形成典型的重污染产业全过程治理技术能力,技术和管理进步对大气污染减排能力的贡献率提高20%左右;形成联防联控决策支持技术能力,支持建立完善的空燃气质量管理体系。

两类应用示范平台包括:连接基础研究-共性技术-应用示范,建立北京、天津、河北等联防联控示范区,形成支持重点区域重污染天气减排和重大活动0+气体质量标准的综合污染控制技术方案。建立大气环境技术改造服务平台,支持创新创业,大幅提升自主研发技术的市场份额。

来源:联合新闻网

标题:“十三五”将在哪里投入24亿元用于科技治霾?

地址:http://www.longtansi.com.cn/lsbkj/16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