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745字,读完约2分钟

本报上海2月6日电(记者姜)经过15年的不懈努力,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何祖华团队与育种家合作,在广谱、持久的抗稻瘟病机制上取得重大突破。它已应用于国内水稻抗病分子育种,并有望降低稻瘟病这一“水稻癌症”的危害他的研究结果发表在2月2日的《科学》杂志在线版上。

稻瘟病,也称为“稻热”和“火爆”,会导致产量大幅度下降,甚至没有谷物收获。疫病专家估计,目前中国每年因稻瘟病直接损失300万吨大米。由于危害极大,自2008年中国批准水稻新品种以来,一直实行抗稻瘟病“一票否决”制度。

控制稻瘟病有两种主要方法。一是使用化学杀虫剂,这是不可持续的,因为成本高,环境污染。二是发掘抗病新资源,培育抗病谱广的新品种。据报道,已克隆鉴定出25个抗稻瘟病基因,但大多数抗性谱窄,易丧失抗病能力。将多种抗病基因整合到一个品种中不仅困难,而且会导致作物产量和质量下降。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何祖华的团队和育种家从2002年开始合作广泛筛选抗稻瘟病种质,并从来自中国农业品种的育种材料中鉴定出一个新的广谱抗稻瘟病位点Pigm。然后他们又用了10年时间系统地分析了这个新网站的功能机制。研究发现,猪皮中有两种功能蛋白,猪皮球蛋白和猪皮球蛋白。稻瘟菌对所有供试的稻瘟菌小种都具有广谱抗病性,但同时会降低水稻种子的大小和产量。大豆异黄酮能抑制大豆异黄酮的抗病功能,但能提高水稻产量。PigmR和PigmS是“蛋白质兄弟”,在染色体的一小部分上紧密相连,不能分离,因此培育的品种具有广谱抗病能力,不影响最终产量。

中国科学家取得重大突破“水稻癌症”危害有望减少

据报道,自何祖华的团队发现新的基因位点Pigm以来,已被中国30多家种子公司和育种单位应用于水稻抗病分子育种。目前,新品种已通过区域试验和品种审定。

《人民日报》(第12版,2017年2月7日)

来源:联合新闻网

标题:中国科学家取得重大突破“水稻癌症”危害有望减少

地址:http://www.longtansi.com.cn/news/15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