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528字,读完约6分钟

“十三五”末,中国将有500个国家辐射环境质量监测站。国家辐射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将覆盖敏感地区,如地级以上城市和重要边境口岸。

从去年下半年到今年年初,核废料处理、内陆核电站建设等与核电发展相关的话题多次引起公众讨论。“十三五”期间中国核电发展将达到什么规模?核与辐射安全监管的水平如何?确保核安全的重要措施是什么?几天前,国务院批准了《核安全与放射性污染防治第十三个五年计划和2025年远景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核安全第十三个五年计划不仅是一张路线图,而且是一张施工图。从这一点出发,我国正在朝着成为核安全监督强国的道路前进。”环境保护部核设施安全监管司司长郭成展表示,《规划》是国家安全顶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核能和技术利用安全健康发展的安全保障计划。

“十三五”核电机组总数将达到世界第二。

中国是核能利用大国。根据国家核安全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截至目前,中国已有36台运行中的核电机组和20台在建核电机组,在建核电机组数量居世界第一。根据该计划,到“十三五”末,中国在用核电装机容量将达到5800万千瓦,在建机组将超过3000万千瓦。正在运行和建设的核电机组总数将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

除了上述正在运行和建设的核电机组,据统计,中国有19个研究反应堆和近100个核燃料循环设施。有67,000个核技术利用单位,包括医疗和安全检查,127,000个在用放射源和192,000个废放射源已被收集和储存。

国家辐射环境质量监测网络的建立

我们如何确保如此多的核电机组、核燃料循环设施和放射源的安全使用和储存?对此,《规划》提出“十三五”期间,中国将加强辐射环境监测能力,完善全国辐射环境质量监测网络,推进全国辐射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站建设。

郭站解释说,到“十三五”末,中国将有500个国家辐射环境质量监测站,国家辐射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将覆盖地级以上城市和重要边境口岸等敏感地区。此外,环境保护部还围绕重要核设施建立了监督监测系统。各省还将建立省级辐射环境监测网络,形成严密的监测体系。所有监测站的数据将在互联网上实时发布,"如果有什么要报告的,就没有什么要报告的"。

《第十三个核安全五年计划和2025年愿景》发布

该计划还提议加强边境和周边地区的应急监测能力建设,在边境和周边地区安装固定和可移动的自动监测装置,建立前线中央实验室和后方实验室,并研究和部署自动水辐射监测站。加强省级应急能力建设,包括江苏、浙江、广东等核电省份的应急指挥和救援能力建设,提高应急物资储备,建设省级核应急医疗救援队伍,提供现场医疗救援设备。它还将加强无人机辐射应急空中勘测能力的建设,并为核试验开发多尺度辐射后果评估系统。

《第十三个核安全五年计划和2025年愿景》发布

“总的来说,中国已经建立了有中国特色的核安全监管体系。核安全和辐射安全风险是可控的。全国辐射环境水平保持在自然背景波动范围内。没有发生放射性环境污染事件。事故预防、污染控制、科技创新、应急响应和安全监管等综合能力基本形成。核安全、环境安全和公共健康得到了有效保护。”然而,郭成展也承认,中国还不是一个强大的核电国家,其监管能力还不适合迅速发展的核电建设规模和核安全要求。

《第十三个核安全五年计划和2025年愿景》发布

为了确保核安全,中国的核技术也在迅速发展。据悉,中国已开始建设国家核与辐射安全监管技术研发基地,并已基本建成国家辐射环境监测网络。建成21个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开展200多个核安全相关技术研究项目,取得重大突破。

专注于解决乏燃料储存和后处理问题

许多人“一提到核电就脸色苍白”,主要担心核电机组运行或废物处理造成的辐射污染。郭城核电站表示,核电站运行产生的乏燃料和放射性废物的处置是影响中国核电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

目前,中国已完成一批早期核设施退役工程,处置了一批历史遗留放射性废物,形成了西北、西南、华南区域处置格局。然而,中国仍有许多放射性废物没有最终被处理掉。主要原因是放射性废物的处置能力不足,不适应核工业的发展速度。

该计划特别指出:“促进核设施的退役和放射性污染控制,开展放射性废物处理设施和放射性废物处置场的建设,并退役已关闭的铀地质勘探设施和铀矿开采设施。”加快放射性废物处理能力建设,基本完成历史中低水平放射性废物固化处理,开展5个中低水平放射性固体废物处置场的选址和建设,形成中低水平放射性固体废物处置的合理布局,推进核电废物外运和处置;高放射性废物地质处置地下实验室建设启动。推进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场选址和场地调查,加快高放废物处置研究。

《第十三个核安全五年计划和2025年愿景》发布

乏燃料,也称为辐照核燃料,是经过辐照和使用的核燃料。经过乏燃料处理后,有用的铀和钚可以回收并制成二氧化铀或铀和钚的混合氧化物燃料,然后返回反应堆使用,从而提高铀资源的利用率,并大大减少放射性废物的数量和毒性。

为了解决乏燃料储存和后处理的相关问题,该计划提出,第十三个五年计划将为核电厂编制和发布乏燃料处置计划,以促进乏燃料储存和处置。依法明确核电厂乏燃料近干贮存设施的安全评价要求,加快远离反应堆的乏燃料贮存能力建设。加强乏燃料后处理生产、教学、研究一体化顶层设计,建立保障机制,优化运行管理,积极推进大型商业后处理厂选址建设,缓解核电厂乏燃料储存压力。

《第十三个核安全五年计划和2025年愿景》发布

根据环境保护部提供的信息,为了充分利用裂变材料资源,中国制定了乏燃料后处理的封闭式核燃料循环政策。为此,还设立了一个特别乏燃料基金,以保证乏燃料后处理资金,并积极促进乏燃料后处理技术的研究、开发和突破。目前,动力反应堆乏燃料后处理试点工厂已经过热测试,目前正在与法国合作建造一个大型商业后处理厂。核电集团发起了一场大型商业后处理厂选址的大选。环境保护部下属的国家核安全局对乏燃料后处理厂的建设提出了严格的技术要求,并实施了审批制度。安全和环境保护要求与核电厂保持在同一水平。

《第十三个核安全五年计划和2025年愿景》发布

核电建设容易引发“邻避运动”。因此,《计划》要求更加重视建设公开透明的核安全监管体系,加强科普宣传、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十三五”期间,将把核安全基础知识纳入教育培训体系,继续在社区、中小学和干部培训班推广核与辐射知识,依托企业建设10个国家核与辐射安全科普教育基地。加强信息公开平台建设。企业将在不同阶段依法披露项目建设信息。政府将主动公开许可审批、执法监督、环境监测、事故等信息,并加强对公共信息的解读。

来源:联合新闻网

标题:《第十三个核安全五年计划和2025年愿景》发布

地址:http://www.longtansi.com.cn/news/22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