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592字,读完约1分钟

2月21日,国家文物局正式发布了《国家文物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规划》要求,到2020年,加强文物科技创新,提高文物保护的科技含量和装备水平。作为示范项目,将开发水下考古机器人搭载平台等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文物保护设备,并利用物联网和云计算等技术建设智能博物馆。

《规划》强调,为提升考古学在文物保护中的基础地位和作用,将开展“考古中国”重大研究项目,重点开展对古文化遗址的系统考古发掘,不断加深对中华文明悠久历史和宝贵价值的认识。实施海上丝绸之路文物保护工程,开展海上丝绸之路历史调查,基本掌握西沙海洋文物,加强明清海防设施、窑址、海岛文物的调查研究,推进东海、黄海、渤海和内河重点地区水下文化遗产调查,实施一批海上丝绸之路文物保护修复、展示和整治及环境整治工程。

中国开发水下考古机器人“十三五”计划

规划要求“十三五”期间加快文物保护设备建设,开展文物保护设备应用示范工程。该项目将重点研发水下考古机器人运载平台、文物数字化设备和智能传感终端、智能博物馆设备、文物材料回收设备和系统等前沿技术,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文物保护设备。

《规划》指出,将围绕土遗址、壁画、石质文物、彩陶文物、出水文物、竹木漆器、纺织品、纸质文物和馆藏文物的保护环境监测与控制、馆藏文物的防震、遗址风险预控等实施20多个文物保护科技示范项目。建成30个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和5个以上文物产业科技协同创新平台。(记者尤青雪)

来源:联合新闻网

标题:中国开发水下考古机器人“十三五”计划

地址:http://www.longtansi.com.cn/news/23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