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61字,读完约4分钟

1月5日,《日本经济新闻》发表评论员石椿的一篇文章,题为《中美双城记》。文章摘录如下:

让我们在新的一年里谈论中国。最近,时隔20年,当我再次造访深圳时,我真的被“华强北”的盛况所震撼。

华强北位于深圳市中心,与几栋高层建筑并列出售电子产品。我走进最高的建筑,它就像东京的秋叶原。有电器商店和电子零件商店,但规模比秋叶原大得多。

数据地图:深圳华强北赛格电子市场。新华社记者毛照片

日本人对深圳了解多少?毗邻香港,是20世纪80年代实行改革开放的经济特区?鸿海精密工业是大规模生产智能手机的“世界工厂”吗?这些陈述是正确的,但是它们不能准确地概括今天的城市。

日本羡慕深圳发展迅速:硅谷一个月就是深圳一星期

作者的印象如下。深圳是世界工厂、技术创新中心和企业家的天堂。不能用一句话来概括的原因是,所有这些事情都是同时发生的,整个城市仍在不断变化。

你可以在华强北买到虚拟现实眼镜和假智能手机。但它旁边是在中国诞生的原创产品,如无人机、360度全景相机等。总部设在深圳的DJI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在全球无人机市场占有70%的份额。

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数据,2016年中国的专利申请数量将超过日本和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其中一半以上将来自深圳。腾讯控股等行业巨头将总部设在深圳,这也是重要原因之一。然而,也有观点认为,那些从美国留学归来并希望在中国发财的海归也是重要的推动力。

日本羡慕深圳发展迅速:硅谷一个月就是深圳一星期

众所周知,深圳有许多估值超过10亿美元但尚未上市的“独角兽”企业。根据美国cb风险投资公司的统计,截至去年底,全球共有222家独角兽企业,其中59家中国企业大多位于深圳。

事实上,来自美国、法国、荷兰等地的企业家和风险投资公司已经搬到华强北以西的南山科技园,竞相培育像大江一样的第二、第三家企业。

也许吸引他们的最大因素是被称为“解决方案公司”的行业的存在。深圳有大量生产电子元件和电路板的工厂。解决方案公司知道谁在哪里生产什么的信息,并帮助企业家根据他们的需求实现对接。即使企业家没有工厂、设计和R&D部门,只要他们有想法,他们也可以在短时间内将成品推向市场。

日本羡慕深圳发展迅速:硅谷一个月就是深圳一星期

我在深圳遇到一个人,他在美国硅谷经营一家风险投资公司,名叫大卫·莱斯利。据说他通过社交媒体得知深圳将举办一个高科技产业巡回展。他说:“硅谷是软件行业风险投资的圣地,但硬件的圣地在深圳。”他想亲眼证实这一点。”

日本羡慕深圳发展迅速:硅谷一个月就是深圳一星期

与深圳的沟通渠道最多的可能是硅谷。作者也参加了展览。第一个来到这里的公司是hax加速器公司,总部位于美国西海岸。他们从硅谷挑选了致力于硬件的企业家,并定期将他们派往深圳。

不仅仅是有创业梦想的人。据悉,特斯拉汽车(Tesla Motors)已委托深圳生产128种电子元件,苹果今年将在深圳建立一个大型R&D中心。

另一方面,深圳的本地企业,如大江,也在硅谷建立了R&D和信息收集中心。东京大学(University of Tokyo)在深圳从事研究的副教授伊藤康夫(Ito Yasuo)表示,近年来,两个城市之间人员、资金和物流的频繁流动令人震惊。

日本羡慕深圳发展迅速:硅谷一个月就是深圳一星期

这让我想起了19世纪的小说《双城记》。如果法国大革命前夕处境危急的巴黎和伦敦与美国和中国的两个城市相对应,那么硅谷就是已经完成革命的伦敦,而深圳就是正在等待革命的巴黎。虽然在数字革命的过程中存在着差距,但这种关系正在对这两个城市产生深远的影响。

日本羡慕深圳发展迅速:硅谷一个月就是深圳一星期

20世纪90年代,美国出版了一本名为《当代双城记》的书(注:“地区优势:硅谷和128号高速公路地区的文化和竞争”)将硅谷与波士顿进行了比较。这两个城市围绕霸权展开了激烈的竞争,最终结果是建立了世界开放产业结构的硅谷胜出。恐怕那个时候深圳和硅谷还是有区别的。他们想要的是与硅谷建立联系,在保持创新能力的同时提供补充。

日本羡慕深圳发展迅速:硅谷一个月就是深圳一星期

日本现在的情况怎么样?事实上,正是东京大学创办的风险投资公司高须正弘先生不时在深圳主持这次高科技之旅。据他说,虽然这次展览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来深圳参观,但日本人可能并不关心如何与深圳打交道。

日本羡慕深圳发展迅速:硅谷一个月就是深圳一星期

事实上,深圳很少有日本企业家。也许我担心,当我来到这里用技术创业时,我最终只能被“复制”。但是我们不应该忘记这样一个事实,就是这座城市创造了世界上最多的专利。我听当地人说:“在硅谷一个月,在深圳一周。”这种速度感,以及人、财、物飞跃日本,与美国西海岸直接相连的事实,值得我们关注。(编译/刘玲)

来源:联合新闻网

标题:日本羡慕深圳发展迅速:硅谷一个月就是深圳一星期

地址:http://www.longtansi.com.cn/news/240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