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77字,读完约4分钟

2017年是全球移民政策大起大落的一年。新西兰的就业签证拒签率持续上升,澳大利亚取消了457份就业签证,德国通过“计分系统”提高了移民门槛,匈牙利的国债移民项目被关闭,美国不断收紧移民政策,大幅降低绿卡配额。

移民:各国政策多变 华人心中生忧

移民政策收紧

最近,据新西兰天威。据当地媒体报道,新西兰移民局近日透露,创业移民的工作签证拒签率已达80%,居民签证拒签率达50%。

正在新西兰从事移民工作的王Be接受采访时说:“根据公司去年的统计,中国国籍的新西兰创业移民的工作签证申请占到了70%。”新西兰创业移民一般需要先申请创业移民工作签证,然后在新西兰经商两年后再申请创业移民居留签证。近年来,许多中国人走这条路移民到新西兰,但最近新西兰创业移民的拒绝率一直居高不下,导致顾客抱怨不断。"

移民:各国政策多变 华人心中生忧

不仅新西兰,美国、澳大利亚和其他国家也收紧了移民政策。

据澳大利亚新快报网站报道,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取消了457份工作签证,并修改了186份签证和187份签证(雇主保证永久居留签证)的申请条件。澳大利亚移民局官方网站发布声明,宣布用新的tss签证取代旧的457签证类型。它将在2018年3月被完全取代。

移民:各国政策多变 华人心中生忧

此外,主张“美国第一”的特朗普政府也对移民法案进行了重大修改。“改革美国移民以加强就业”草案的出台减少了合法移民的数量,限制了亲属移民的数量。归化移民的人数将从目前的100万人减少到每年50万人。

移民:各国政策多变 华人心中生忧

许多国家移民政策的收紧使得移民的成功无人知晓。

背后隐藏着许多担忧

“美国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把自我保护放在第一位,这背离了美国一贯的移民政策,可能影响美国未来的国际声誉。”在纽约工作的孙兰涛的律师在接受采访时说,“美国目前严厉的移民政策引起了人们的抱怨。毫不夸张地说,这将动摇美国稳定的基石。"

移民:各国政策多变 华人心中生忧

随着各国移民签证申请的收紧,审查程序逐渐变得繁琐,相应的移民门槛也会越来越高。

“我认为高效灵活的技术签证制度是保证企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基础,因为它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人才进入的阻力。许多中国亲戚通过工作签证申请永久居留。最近,新西兰收紧工作签证和移民政策对华人社区产生了非常消极的影响。”王对说道。

移民:各国政策多变 华人心中生忧

澳大利亚总理特恩布尔说,澳大利亚人应该享有就业优先权,我们将不再允许457签证成为抢走原本属于澳大利亚人的工作的护照。

根据澳大利亚一个非营利组织的调查,由于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取消了457签证,引进世界级人才的门槛提高了,澳大利亚失去了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

在“就业优先”的背后,引进人才越来越难。

澳大利亚一家本地软件公司的创始人表示:“在人才引进方面,我们显然落后了。目前,世界范围内对优秀科技人才的竞争十分激烈,澳大利亚迫切需要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英国《卫报》认为,澳大利亚收紧移民的措施也是遏制全球移民趋势的一部分。

“各国收紧移民政策是由于经济不稳定,这滋生了就业保护主义。第二,近年来西方国家对全球化的负面看法日益增多;第三,世界上接连出现的恐怖袭击迫使各国宁愿闭关自守,也不愿招募移民。”孙兰涛说道。

移民:各国政策多变 华人心中生忧

引起了中国人的关注

“移民政策是国家政策的一部分,应该与其他相关政策结合起来。各国移民政策的调整取决于是开放还是封闭的方向。但是,就目前各国的移民政策而言,有一种不稳定的趋势。”欧美校友会加拿大分会会长闫昌明在接受采访时说。

移民:各国政策多变 华人心中生忧

各国的移民政策频繁调整,移民政策的不确定因素逐渐增多。

澳大利亚一家餐饮公司的负责人表示:“政府移民政策的改变将‘危及’澳大利亚的服务业。”由于餐馆经理和厨师等人才的缺乏,澳大利亚的服务业将很难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中国服务业也将受到影响。”

移民:各国政策多变 华人心中生忧

此外,与移民签证相关的政策法规也影响着海外华人的心。

“现在新西兰的移民政策很严厉,实际的移民门槛越来越高,这也引起了许多中国朋友和他们家人的关注。”在新西兰生活和工作的李说:“新西兰的移民条件、创业移民计划以及对新西兰的贡献也引起了中国人民的关注。如果准备不充分,拒绝的失败率就会很高。”

移民:各国政策多变 华人心中生忧

“几天前,我的家人正在准备澳大利亚移民签证。现在程序更加繁琐,审查特别严格。”澳大利亚华人李艳林女士说。

“美国签证和移民政策的不断变化也对我身边的中国朋友产生了影响。不变量的数量已经增加,需要考虑更多的因素。”在三藩市居住多年的赵说:“此外,移民政策的收缩将对海外华人社区的发展、壮大、扩展和升级产生影响。”(孙)

来源:联合新闻网

标题:移民:各国政策多变 华人心中生忧

地址:http://www.longtansi.com.cn/news/244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