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877字,读完约5分钟

透明无色,有酒味,挥发性有机化工原料和优质燃料——甲醇正处于尴尬的关头:2016年,甲醇总产能将超过7000万吨,但消费量仅为4000万吨。

“产能过剩?DMTO不同意!”中科院国有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吴乐斌在中科院自主研发的甲醇制烯烃技术登陆山东滕州后接受《科学日报》采访时表示,多线产品的市场份额超过50%。

经过中国科学院三代科学家的接力科研,什么是DMTO技术在世界上第一次实现甲醇制烯烃的产业化?如何帮助过剩产能实现“超级反向攻击”,从而打开高附加值产品的产业链?

一种“吞噬”过剩产能的世界级技术。

这是冬天最冷的时候,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和中国科技界和商界的“头面人物”联想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刘传志在山东省滕州市出现,抵御严寒。他们来这里是为了给DMTO欢呼——这是中国科学院的世界级技术,它“吞噬”过剩的产能,并昼夜不停地“吐出”高附加值产品。

在占地1500亩的国有控股企业联宏新材料厂,大型化工设备纵横交错,但核心设备是DMTO——面积只有几百平方米,没有明显的外观。它是整个基地的“心脏”,是一系列重要化学反应的源头。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研究所开发的甲醇制烯烃技术获得了2014年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在现代化学工业中,乙烯、丙烯等低碳烯烃是重要的基础有机化工原料,其传统生产技术严重依赖石油资源。然而,中国石油资源贫乏,煤炭资源丰富,这一事实迫使科学家重新审视甲醇的价值,甲醇是煤炭的衍生物。这就是DMTO诞生的深刻背景。

“商业教父”与国家研究团队联手“吃掉”过剩产能

“以煤为原料生产石油产品的煤化工技术的发展和石油替代战略的实施,是关系到中国长期稳定的经济发展和能源安全的重大问题。”吴乐斌说道。

然而,从煤中生产烯烃有多困难?一个接一个,世界上的难题——最困难的是从甲醇生产烯烃。正是这一关键技术,花费了大连化工学院科研人员30多年的心血。直到2010年,世界上第一个甲醇制烯烃工厂终于成功运营。

复制成功故事的开始

如何将好的技术转化为好的产品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如果说联想30年前的成立是中国科学院的技术和柳传志的商业头脑的完美结合,那么基于DMTO项目的联宏新材料就是另一个成功故事的开始。

在中国科学院领导的支持下,刘传志试图将联想成功的“管理三要素”——团队建设、战略制定和团队介绍引入到联宏的新材料中。

第一步是“招聘”。利用中科院的原始技术和联想的资金和品牌,联宏的新材料吸引了一批人才。在中国石化技术部门接受多年培训后,郑月明也成为了DMTO产业化的具体执行人和联宏新材料的总裁,他曾在许多企业担任高管,拥有技术和管理经验。

中国高端化学品的稀缺与东京都化学工业的技术突破相重叠,为联虹的新材料提供了战略定位。2012年,以DMTO为主导设备,独立的烯烃分离工艺,联宏新材料开始构建以甲醇为原料,以高端化工产品为目标的工业化生产路径。

到2014年,DMTO装置将正式投入生产——DMTO“心脏”的“新鲜血液”已经连续滋润了许多行业,如建筑、日化、纺织、造纸、光伏等。

在当前原油价格大幅下跌、下游需求低迷、化工行业低迷的情况下,联宏新材料在甲醇单耗等多项技术经济指标上不断刷新行业纪录。所有的产品都是完全生产和销售的,实现了收入和收益的大幅增长。

“中国杜邦”的梦想正在实现

“甲醇行业严重过剩,如何解决?DMTO技术是一个“传递者”。它分离烯烃、乙烯和丙烯以及乙烯和丙烯衍生物,生产中国急需的高端材料。复线产品的市场份额已经超过50%。”

郑月明的信心在于,联宏新材料的高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产品的产量和销量目前在中国排名第一。开发的高熔体均聚聚丙烯产品已成为国内高端食品盒领域最大的供应商,市场份额接近50%;环氧乙烷衍生物在日化、建筑、纺织、皮革等领域已经达到国际标准,大部分产品已经被进口产品取代...

过剩的产能成就了“名利双收”。郭克控股董事长吴乐斌找到了内部原因。“中科院的独创性+联想控股的资本、商业模式+合理灵活的体制机制”扫除了这一链条中工业化的羁绊。

然而,联虹进军国内市场的雄心并不全是如此。郑月明将目光投向了广阔的海外市场。他提到了世界第二大化工企业杜邦公司。“我们在市场运营和运营服务的某些方面已经与杜邦相当,但前端的原创性仍需加强。我们决心成为中国的杜邦。我们还有时间。”

12年前,在个人电脑领域,在联想面前,IBM仍是一个难以捉摸的“巨人”,但谁能想到后来联想收购了IBM的“蛇吞象”?目前,完成这一经典案例的“商业教父”正与科研领域的“国家队”合作,推动“中国杜邦”这一联宏新材料梦想的实现。

来源:联合新闻网

标题:“商业教父”与国家研究团队联手“吃掉”过剩产能

地址:http://www.longtansi.com.cn/lsbsy/16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