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25字,读完约3分钟

中新社北京11月27日电中国著名经济学家和张从今年夏天开始就一直在讨论是否要保留或取消产业政策,吸引了许多专家和学者。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陈清泰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敬琏27日分别就产业政策问题发表了讲话。

27日,在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际合作中心主办的中国经济与国际合作年会和新一轮“巴山回合”会议上,陈清泰表示,在计划经济转型和经济发展赶超的早期阶段,产业政策的积极作用应该得到肯定。

作为中国产业政策的参与者和见证人,陈清泰表示,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约70%的工业经济仍由国家计划控制,70%为国有经济,私营经济仍处于边缘地位。金融、税收和金融领域的市场化改革尚未启动。产业政策作为政府管理产业和企业的一种形式,可以很好地与计划经济的思维和管理模式相结合。

陈清泰说,20世纪90年代,中国进入了经济发展的追赶期。基础产业、基础服务业和基本生活必需品的发展关系到国土资源规划和政府的公共职能。政府有一定的信息优势。政府可以以产业政策为出发点做一些事情。

陈清泰说,中国的产业政策继承了计划经济的许多管理理念和方法,形成了中国式的“干预型产业政策”,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政府配置资源的权利。进入新世纪,中国的市场化程度有了很大提高,追赶期逐渐过去,非公有制经济占全国总量的一半,但“干预型产业政策”基本保持不变。生产要素错配日益严重。

陈清泰认为,尽管这种做法在某些方面产生了积极影响,但由于政府取代了市场导向的角色,投资的盲目性和被误导的风险增加了。由于新加入者的拒绝,试错过程被推迟了。缺乏竞争削弱了企业的创新能力。由于部分食用大米,生产成本被扭曲了。由于补贴过多,企业变得惰性和依赖。由于审批的随意性,腐败现象时有发生。

中国学者继续争论产业政策的存废:竞争不能被削弱

陈清泰强调,为了在新时代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发展,必须将竞争政策置于基本位置,产业政策不能削弱竞争。

同日,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敬琏也就产业政策问题发表了看法。在中国经济与国际合作年会和新一轮“巴山回合”大会上,吴敬琏发表了视频讲话。

吴敬琏说:“我不是说我要完全否定和放弃产业政策。”中国实施的产业政策是从日本引进的。它的特点是支持一些产业,约束一些产业,支持一些企业,约束一些企业。

根据会议组织者提供的信息,吴敬琏表示,有人称这种产业政策为“选择性产业政策”,也有人称之为“纵向产业政策”。显然,它抑制了竞争,违反了公平竞争原则。无论在思想上还是政策上,它在经济领域无处不在。

吴敬琏说,竞争是市场体系的灵魂。为了有效地将稀缺资源配置到最正确的地方,并在经济活动中形成一种共存的激励机制,二者都应该通过竞争形成的价格信号来实现。没有竞争,市场就不能发挥这两种功能。(记者赵建华)

来源:联合新闻网

标题:中国学者继续争论产业政策的存废:竞争不能被削弱

地址:http://www.longtansi.com.cn/lsbsy/34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