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765字,读完约7分钟
在6月16日的中国“互联网+”峰会上,腾讯研究院正式发布了“中国互联网+(2016)指数”报告。在这份覆盖中国31个省市351个城市的互联网加大数据报告中,以互联网加为代表的新经济发展态势以指数的形式反映出来,对判断未来国内产业走势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互联网加”指数对国内零售、餐饮、住宿、旅游、金融、商业服务等行业的发展趋势给出了令人信服的参考答案。
自2015年国务院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以来,“互联网+”与房地产业的关联一直是一个热门话题。一些分析师认为,有了“互联网+”的支持,真正的行业可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创新和生产力。一些分析师还对“互联网+”是否会吸引空实体行业的资源表示担忧。在“L型经济”和“双重创造经济”等新浪潮纷纷到来之际,“互联网+”与实体经济能否形成良性互动的讨论就更有意义了。
为了直接反映过去一年“互联网加”战略在全国351个城市的登陆情况,编制该指数的腾讯研究院整合了腾讯、京东、滴滴出行、美团电平、58、携程、一龙等众多合作伙伴的数万亿单位的大数据。,并对internet plus在零售、金融、交通物流、医疗、教育、文化娱乐、餐饮住宿、旅游、商务服务、生活服务等十大行业的发展进行了全面分析。该指数显示,“互联网+”并没有导致实际经济实力的下降。相反,“互联网+”推动了各类实体产业的去集中化改革,为实体产业形成“源于用户需求,回归用户需求”的闭环创造了条件。
“互联网+”指数更准确地描述经济转型
在“互联网加”指数发布之前,国内行业对“互联网加”与实际行业之间联系的观察和分析主要来自传统的经济数据,如采购经理人指数、消费物价指数和国内生产总值。传统的经济数据在解释这种联系时有许多局限性。首先,当经济处于拐点时,数据很容易受到干扰,无法反映趋势逆转。第二,采购经理人指数等采购和生产指标更能反映行业上游的判断,与下游市场的实际需求存在一定差异。第三,在产业结构调整期间,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兴衰往往会扭曲传统数据。
“互联网+”指数的引入弥补了新形势下传统经济数据分析的局限性。“互联网加”指数通过“互联网加基础”、“互联网加工业”、“互联网加创新”和“智慧城市”四个主要部门显示当前的数字经济结构。相应的指标包括社交网络、信息、消费、电子商务销售、餐饮和旅游、信息技术开发成本、双击指标和智慧城市服务水平。例如,“互联网加工业”有26个次要指标。
如果你仔细分析“互联网加”指数中的每个子指数,你会发现“互联网加”指数的计算方法不仅接近国内生产总值法,而且明显不同于传统的经济数据。首先,智能城市的社会交流、信息、消费和公共服务等指标完全基于用户的经济行为。因此,与PMI等更重视上游行业运营商主观意愿的数据相比,“互联网加”指数不需要依赖“上游”意愿,而是分散化的,直接从市场需求中获取最直接的数据,消除了生产过剩或生产不足带来的数据噪音。据报道,在“互联网+”指数的编制过程中,已经收集了超过20万亿次点击和数百亿次微信、手q和公共号码支付。如此庞大的数据清楚地显示了实际市场需求的规模和规模。
其次,“互联网加”指数由于包含了电子商务销售额、信息技术开发成本等与产业转型密切相关的指标,比传统经济指标更能准确描述新兴产业在整体市场中的比重以及数字经济在企业内部运营中的权重。在“互联网+”指数的编制过程中,在全国范围内收集了10,000多个有效的创业项目和400,000多个在线应用数据,以及JD.com的大数据、数亿活跃卖家和数千万新美洲的商家,这些无疑在行业的在线产出中扮演了更详细的库存角色。
“互联网加工业”的闭环正在每个地区形成
由于“互联网加”指数比传统经济数据更能反映经济转型时期中国各地区的数字经济前景,今年“互联网加”指数所反映的区域产业发展新特点对未来产业趋势具有明显的导向作用,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从“互联网加”指数的相关数据来看,“互联网加”会降低实际经济实力的观点是不正确的。通过对“互联网+”指数前100名的指数排名,显示其智慧城市指数与各自在全国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份额显著正相关,即指数越高,国内生产总值实力越强。很明显,在这100个大城市中,实体经济的“互联网增值”指数和国内生产总值都没有上升。
更引人注目的是,“互联网+”逐渐显示出它在推动实体经济中的作用,这导致了各种实体产业的去集中化改革。报告显示,东北地区在发展“互联网加餐饮住宿”方面优势明显,西北地区“互联网加生活服务”正在兴起。这清楚地证明,在区域产业已经分散之后,新产业的优势已经根据用户的需求而被重新塑造。从历史和地理上看,东北是重工业基地,而西北是重工业资源的所在地。过去,它严重依赖重工业和以资源为中心的工业产出。现在,在振兴东北、发展西北的时代要求下,金融、生活服务等产业可以找到一条新路,这表明这些地区的产业趋势有一个巨大的发展空。
因此,一个新的课题出现了——为什么这些发展中地区在调整原有产业的同时,能够实现“互联网加”产业分散化的新发展?“互联网+”指数可以从研究用户行为入手,通过消费、电子商务、餐饮旅游、社交等各种数据给出令人信服的解释。由于现在许多发展中地区拥有用户喜欢的产品和服务,一些以前不为人知的工业优势正在被发现。
沈阳是东北“互联网+”产业结构转型的典型范例。这座城市传统上一直是以设备制造业为主的重工业基地。今天,它是中国东北地区“互联网加餐饮住宿”产业发展最好的城市。其“互联网加餐饮住宿”指数是中国东北地区平均水平的7倍,接近全国平均水平的6倍。这表明国内用户对沈阳本地餐饮及相关旅游和服务的需求正在增加。围绕用户需求自发发起的市场和行业调整,正通过“互联网+”迅速给用户带来积极反馈,从而与实体经济形成良性互动,为经济注入新的动力。
这种“源于用户需求,回归用户需求”的市场和产业资源流动是业界经常提到的互联网闭环。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形成工业闭环的直接“互联网加工业”外,许多中小城市在建设智慧城市方面发展迅速,成为“互联网加工业”闭环的助推器。例如,四川省德阳市在“互联网加智慧城市”指数排行榜上排名第13位,从而推动其整体“互联网加指数”跻身全国前60名。这为移动支付、在线教育、互联网医疗、在线租车等新经济产业提供了发展机遇,为主要中小城市新兴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各地区新兴产业的闭环发展奠定了基础。
2016年中国“互联网+”指数的发布,不仅从区域的地理维度展示了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全貌,而且从政府-行业-用户市场互动的层面和资源流通链的地位给出了形成闭环的总体方向,站在产业发展趋势的深度。这种基于大数据的指数分析正在为“互联网+”和行业的未来绘制一幅越来越具体的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