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84字,读完约4分钟

20世纪90年代,他主持了美国能源部10亿美元的项目,开发两次打破临界电流密度记录的高温超导电线。2007年,他成立了美国希纳尔科技有限公司,并建立了具有世界领先能力的碳纳米管生产线。2012年,他在中国成立了洪娜(东莞)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建立了一条世界级的单层石墨烯生产线...他是国家“千人计划”的专家和美籍华人李奇博士。

他打开了中国石墨烯产业化的大门

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在一个前沿领域占据主导地位并不容易,而李奇在从高温超导、碳纳米管到石墨烯的所有领域都取得了杰出的成就。然而,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2016年12月21日,他因主动脉突然破裂去世,享年58岁。

实验室成果产业化誓言

“一开始最吸引我的是他的勤奋和勤奋,以及他不屈不挠的开拓能力。”当他的妻子方明女士回家整理李奇的遗物时,她向《科技日报》记者回忆道。

大学毕业后,李奇和她在北京相遇、相爱并结婚。后来,他们去了丹麦的哥本哈根大学,一个接一个地学习。李奇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物理学博士学位。

方明记得李奇的弟弟曾经说过,李奇从小就喜欢读书,有很强的实践能力。他经常在家里拆卸和安装晶体管收音机,整天想着鼓和电子设备。虽然他没有上高中,但他从初中自学了四个月,然后直接上了大学。当时,他的物理成绩是全校最高的,但他的语文更差,在所有新生中,他的总成绩更低。然而,当他大学毕业时,他的总分在全校名列第一,而且他也是唯一一个被研究生院录取的学生。

他打开了中国石墨烯产业化的大门

算上李奇在包括《自然》在内的国际权威学术期刊上发表的科技论文,已有60多篇。然而,他对妻子说,此生最大的承诺不是在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而是将实验室的成果产业化,实现世界上第一次大规模生产,造福大众。

2015年,许多石墨烯企业仍在烧钱摸石头过河。此时,由李奇创立的洪娜科技与比亚迪合作,为石墨烯锂电池提供大量导电胶产品,成为中国第一家盈利企业,为石墨烯产业化打开了大门。

驰创是一家世界级的中国高科技公司。

那天晚上,李奇感到不适,被紧急送往医院,等待第二天的手术。在告别了前来拜访的亲戚朋友后,他仍然无法放下最近的技术研发项目。他打了最后一个电话,并与公司技术总监李昭平讨论了下周例行会议的技术要点,会议持续了大约半个小时。

“考虑到李的健康状况,我建议他不要谈得太久。平时,他会和我们讨论一两个多小时。”当时接电话的李昭平向记者回忆道。

李昭平说:“作为一名企业家,李宗不仅在第一线指导公司的技术创新,而且自己进行基础研究。给人印象最深的是他的科学思维。他通过类比了解一切,具有独特的技术敏感性,并能快速吸收新事物。他会注意谈话中的灵感,并努力一步一步地实现它。其次,根据客户的需求开发产品,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以优化产品,方便客户使用,节省磨合过程,不怕增加更多工序。此外,运营企业有前瞻性的发展战略,这将导致未来5-10年的布局。”

他打开了中国石墨烯产业化的大门

科技行政总监关告诉《科技日报》:“李每天总是睡得很晚,经常用电脑查看技术信息、专利或科技论文,想办法进一步改进新产品。第二天早上,我去公司的车间看研发。他在中国创业近十年。他每年返回美国与家人见面不到两周。他的目标是创建一家世界级的中国高科技公司,因此他把洪娜科技视为自己的生命,从未放弃。”

他打开了中国石墨烯产业化的大门

敢于为工业发展出谋划策

李奇的突然离开让石墨烯行业的许多人感到悲伤。他们不仅失去了一位知识渊博、乐观幽默的导师,还失去了一位敢于为行业发展出谋划策的鞭策者。

从他的科研背景到美国高科技企业的运作,李奇精通企业管理、质量控制和市场整合。他对企业发展有着深刻的理解,超越了普通科学家的洞察力。大量的实践使他对行业的发展方向有了独特的见解。

中国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李意淳博士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指出:“李奇对产业的贡献远远超过他的企业。他经常直言不讳地谈论这个行业的企业,有时他的尖刻的话令人难以接受。然而,他后来警告过的企业或大学的教授们都觉得他无话不谈,避免了许多不必要的损失和弯路。”

李奇一生致力于科学研究和创新,毫无保留地将他的坦率、开拓、探索和毅力奉献给石墨烯产业。人们将永远记得他是第一个敲开石墨烯行业大门的人。

来源:联合新闻网

标题:他打开了中国石墨烯产业化的大门

地址:http://www.longtansi.com.cn/lsbsy/3295.html